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、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曹远征 中国网 王东海摄
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,到2035年,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的目标,要培育新增长点,形成新动能。对此,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、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曹远征在接受中国网记者专访时表示,随着新技术、新产业的不断涌现,中国将进入一个新时代,新动能所占比重越来越大,为未来15年建设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中国网:今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64.5%,十九大报告指出,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,请问您如何看待当前我国消费贡献率的快速提升?
曹远征:是的,现在消费已经是三驾马车中位列第一的贡献者,预计今后的贡献还会更大。原因在于中国居民收入提高了,从2009年开始,我国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持续高于GDP的增长速度,尤其农村居民,他们的收入增长速度更是高于GDP的增长速度,每年以10%的速度在增长。为什么消费能变成第一增长的动力?因为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,像很多传统工业生产的电视机、冰箱、洗衣机、汽车、家电等,被卖到了农村,因为农民的消费正在升级。居民收入在持续增长,也使得消费对GDP的贡献比重会持续提高。
中国网:十九大报告指出,到2035年,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,您认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有哪些?
曹远征:在改革开放初期,邓小平同志就曾提出: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,先富带动后富,最终实现共同富裕。在改革开放的近40年里,第一个目标基本实现,现在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共同富裕。在未来三年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按照党的十九大的要求,不能有一个掉队,要全部脱离贫困。这就说明贫困人群需要全部进入一个新的状态,如果他们的收入在未来几年中继续增长,那中等收入群体的比例也会逐渐扩大。
如今中国还走在城镇化的路上,现在城市化率只占57%,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,应该到达到百分之七八十的水平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目前的城镇化率是每年1到1.5个百分点,所以至少还有一二十年的快速增长时期。这也意味着居民收入将持续提高,如果居民收入跟GDP相同步,那么到了2035年中等收入群体将会持续扩大,在那时,中国也将基本完成城镇化。
中国网: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育新增长点,形成新动能,您认为我国经济能否顺利实现新旧动能转化,以及如何形成新动能呢?
曹远征:这个过程当下正在发生,比如新的业态、新的技术和新的产业正在形成中,当然现在比例还较小。就拿机器人来举例,全球1/3的机器人出售给了中国。在今年上半年,中国工业机器人增长速度是90%,像许多传统制造业都开使用机器人来进行制造了。比如海尔、美的这样的公司,已经不同以往,现在完全是智能一体化生产,美的集团还收购了全球第四大机器人生产公司库卡(KUKA),由此可见传统制造业正在向中高端迈进。
除此以外,高新科技产业等一些新兴产业也在涌现,同时,中国的服务业也升级为高端服务业了。现在增长速度最快行业,如医疗、教育、养老、旅游、互联网金融等都已经转型,呈现新的产业业态,融入了新的动能。尽管未来几年可能是胶着时期,旧结构依然比较庞大,但是新动能正在强劲勃发,到2020年以后可能会破局。而到了那时,中国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,新动能所占比重越来越大,成为主要组成部分,从而为未来15年建设现代化强国奠定更坚实的基础。
(策划:王东海 殷晓霞 陈所华 陈薇;主持人:殷晓霞;编辑:孙瑞雪;摄像:李阿彬;摄影:王东海;后期:杨若曦 刘梦雅;中国网、中国发展门户网、中国(海南)改革发展研究院 联合出品)